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交流圈观点

苹果开启新的供货来源

作者:重庆十六两电子交流圈电子网 日期:2025-05-06 点击数:0

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表示计划今年在美国采购超过190亿美元的芯片,将从台积电在亚利桑那州的新工厂获得数千万颗先进处理器,作为其全球供应链调整的一部分。另外,苹果还计划将在未来四年内在美国投资5000亿美元。

此外,在特朗普政府威胁对中国征收“对等关税”的背景下,库克还确认了未来将减少iPhone在中国大陆的产量,把大部分面向美国市场的iPhone生产转向印度的预期。苹果与代工厂鸿海、塔塔(Tata)等印度代工厂紧急磋商,加速推动这项计划,以应对中国大陆可能被美国加征更高关税的不确定性。目前,鸿海与塔塔在印度共拥有3座iPhone代工厂,另有2座正在兴建。

虽然目前包括iPhone在内的一些电子产品仍属豁免范围,但潜在的消费电子关税将如何影响苹果业务的问题,在6月之后的情况很难预测。不断上升的关税成本和在中国大陆的销售放缓,让苹果加快在印度的制造扩张,印度可能长期成为美国更受青睐的贸易伙伴。在最新财报电话会议上,印度被提及的次数几乎与中国相当,显示出印度地位的提升。

640.jpeg

苹果持续扩大印度制造的产能,希望通过将印度制造的iPhone等产品出口到美国市场,以降低中美关税战的影响。3月27日至29日期间,5架满载iPhone和其他产品的货机从印度起飞,直抵美国。据《路透社》报道,这批从印度出口到美国的iPhone创下纪录,仅是鸿海印度工厂出口到美国的iPhone产品金额就达到了17亿美元。这种非常规操作可将关税生效前的在途货物占比从12%提升至35%,但代价是物流成本激增300%。

苹果供应链多元化布局进行时

苹果还要求供应商将面向美国市场的大部分MacBook和iPad的生产转移到越南,以增产面向美国市场的各类产品。苹果正在实践「50/30/20」新战略,即中国保留50%产能负责前沿产品,印度承担30%标准化生产,越南及其他地区发展20%配件制造。同时,苹果试图将芯片等战略物资纳入可控范围:关键零部件的“去地域化”,在亚利桑那州投资45亿美元建设先进封装厂。通过与台积电合作,计划到2026年实现18%的处理器在美国本土封装,构建“半导体安全岛”。

苹果的供应链多元化是苹果多年来的一项战略举措,对等关税政策只是客观上加速了这一进程。其实早在几年前,苹果便拟定了全球三大生产基地,即中国、越南和印度。目前,这一布局已逐步实现:中国负责生产本地市场所需的苹果产品,越南生产除iPhone之外的其他产品,而印度则主要生产面向全球市场的iPhone系列。

苹果的供应链非常复杂,总是存在风险,其早就认识到,把所有环节集中在一个地方风险太大。因此逐步在供应链的某些环节 —— 不是全部 —— 开启了新的供货来源。据悉,苹果正在分析不同制造地点的关税结构对其供应链的影响。

过去20年来苹果在中国已经建立起了完整的供应链及庞大的制造产能,但在全球地缘格局和经济贸易形势日益复杂的今天,苹果供应链布局印度和东南亚是全球供应链多元化的重要战略举措,“对等关税”客观上加速了这一进程。目前,苹果已经在印度组装全系列的iPhone,包括高端的Pro系列。彭博社4月13日发布最新一期India Edition newsletter并指出,截至今年3月的十二个月内,苹果在印度生产了价值220亿美元的iPhone,生产量比上年同期增长了近60%。

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表示,苹果每年在美销售6000万台iPhone,其中80%为中国制造。苹果希望到2026年年底推出iPhone 18系列时,美国市场销售的iPhone 18能够接近完全依赖印度制造。有关数据显示,苹果2024年全球iPhone出货量约为2.321亿部,其中美国市场占比近28%。而苹果代工商去年在印度生产的iPhone数量约占全球总组装量的15%,未能达到此前设定的25%目标。这也意味着,要实现该目标,苹果印度工厂的产能需要大幅提升。

同时,印度生产的iPhone还要优先满足本土市场,若想完全满足美国市场的iPhone需求,难度进一步增大。据市场研究机构数据,2024年第四季度,苹果在印度的出货量达到400万部,同比增长39%,较前一年同期的290万部增长近110万部,并首次进入印度市场前五名。考虑到印度庞大的人口数量和持续增长的iPhone潜在用户数,未来苹果在印度的出货量预计还将继续上升。

640-2.jpeg

印度政府希望将自己打造成全球制造中心的战略,计划通过提供27亿美元的新财政激励措施,推动电子元件的制造,并着力发展本土半导体产业。然而,在这段时间内将面向美国市场的生产完全转移到印度不太可能,尽管到明年将转移大部分,但是需要更多的产能投资和对中国零部件的持续依赖。TechInsights拆解报告显示,印度组装的iPhone 15中仍有78%零部件来自中国。

印度电子产品制造存在明显的供应链短板,本土零部件配套率不足30%,关键元件如A系列芯片、OLED屏幕等仍依赖中国和韩国供应。连接器、机械部件和金属外壳等众多零部件在中国生产仍是综合成本效益最高的选择,因此大规模转移这些生产环节可能性很小。2022年时,彭博智库曾估算,要将苹果10%的生产能力从中国转移出去,可能需要8年时间。

并且,受工人效率、技术设备成熟度和供应链完善程度等因素影响,印度工厂的良品率与中国相比有10%左右的差距,但整体情况仍在苹果的可控范围内。据悉,郑州富士康的苹果手机良品率在98%以上,以此推断,印度制造的iPhone良品率应在85%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因手机零部件进口关税仍高于多数国家,导致印度生产成本也开始偏高。知情人士透露,iPhone在印度的生产成本比中国高出约5%至8%,某些情况下甚至达到10%的差距。长期来看,如果当前高关税政策持续,还可能迫使苹果调整价格策略。分析人士指出,若苹果选择将关税带来的成本完全转嫁给消费者,iPhone价格预计将增加30%至40%。而在成本、技术和效率三重约束下,中国供应链又成了苹果不可替代的选择。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网友原创提供和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

上一篇:Arm的40岁 不惑之年开启的新选择

下一篇:没有了!